【学术】我国管理咨询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标准化对策分析

【学术】我国管理咨询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标准化对策分析


摘要

 

本文在对我国管理咨询机构充分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管理咨询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管理咨询行业发展情况,对应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的标准化对策,并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管理咨询,问题,标准化对策

 

1 引言

 

关于管理咨询,美国咨询管理工程师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Consulting Management Engineers)给出的定义是:“管理咨询是有专业理论知识或有经验的人对企业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揭露,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帮助实施。”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结果,截至2013年,我国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咨询机构(含调查机构)约有19.5万,而在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时仅为5万余家,这充分体现出近年来我国咨询的市场需求和快速发展。在为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然而,行业的快速扩张势必容易产生混乱及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国内咨询管理企业还要面临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因此,如何促进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的提质增效、规范化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 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现状

 

管理咨询行业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领域重点发展和支持的行业之一。“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近年来,服务业为我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6年,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5%,占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同时,随着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不断推进,更好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逐步转变政府职能,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经济增速换挡,产业结构面临调整的情况下,企业对提高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政府对完善行政效能与绩效评估有着迫切的需求,其对管理咨询服务质量的期待也相应提高。可以说,我国管理咨询行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管理咨询是提高组织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环节,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企业和政府的“外脑”。从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上半叶开始,管理咨询行业不断发展、日臻成熟,形成巨大的市场体量和产业辐射面,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为咨询网2016年统计数据,美国75%的企业都与咨询公司有业务合作,日本50%的企业在咨询顾问的帮助下改善了自身管理。

我国的管理咨询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信息服务公司”和“市场调研公司”。进入21世纪,我国管理咨询业市场规模以30% 的年增长速度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包括各类外资、合资、本土咨询公司,以及开展咨询业务的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等各类专业机构上万家。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咨询业已具备一定规模。2013年到2015年间,行业市场总量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年均产值增速近600亿元人民币。

目前,管理咨询行业的服务范围涵盖战略、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等类型;包括项目前期、中期和售后服务、从业者规程等流程内容,覆盖领域极广,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及政府行政效能提升提供了强大助力。

咨询机构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各行政部门的下属单位,所占比例近四成,它们往往缺乏自主经营活力,主要依附行政部门划块包揽项目;另一类是包括国有公司的咨询企业,经营方式灵活,效率较高,但淘汰率也高。

我国管理咨询业还须面对一个重要的事实:一些国际著名咨询机构已进入我国,并十分活跃。外资机构约200余个,营业额已占到中国管理咨询市场份额的一半,且多为高端市场。它们有着良好的服务理念、严格的管理制度、完善的信息系统。反观国内大部分管理咨询机构,从运行机制到服务质量,差距十分明显。据国外研究机构的预测,我国2020年管理咨询市场将达2,500亿元,从而成为全球十大咨询市场之一。

 

3 我国管理咨询行业与国外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

 

管理咨询业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整体质量和效益的增长都有显著支持作用,各发达国家均将其视作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方给予扶持,管理咨询业现已成为世界信息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最为活跃的产业。在美、日、欧,管理咨询业相当发达,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市场运作规范,专业化程度高,如工程咨询、管理咨询、技术咨询、决策咨询、法律咨询和税务咨询等。最近几十年来,政府、社会和企业越来越倚重咨询服务,管理咨询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里举足轻重的产业,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整体经济的增长,形成一些著名的大型综合型咨询机构,实行跨国经营。发达国家的咨询业已是成熟的现代产业,它们有着规范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获得较高声誉。

然而,我国咨询业虽然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但是在管理上仍然是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具体来看,我国管理咨询行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法律政策缺失

缺少相应的法律规范及宏观政策指引,规模相对较小、服务模式和服务质量不甚合理,影响行业规模的扩大和社会认可度提高。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管理咨询行业进行规范,相关的制度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社会公众对管理咨询行业有了解、但不重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配套政策加以指引。与此对比,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咨询程序等方面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行业发展的整体宏观环境已较为成熟。此外,与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相比,管理咨询行业在我国服务业中的占比偏低,其创造的经济价值占GDP的比重也远低于国外。根据2012年的数据,中国管理咨询机构前50强的业务收入总额约29亿元,平均每家管理咨询机构的业务收入为5,800多万元,仅相当于埃森哲公司2011财政年度净收入的1.8%。麦肯锡、埃森哲等公司拥有众多来自世界著名学府的高学历咨询人员,并为全球上百个国家或经济体客户提供服务;而我国管理咨询企业不论在业务规模和经济体量上,都难以与上述国际咨询业巨头相提并论。

 

3.2 缺乏行业自律

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健全的行业自律,机构建设及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咨询服务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管理咨询机构仍以中小规模为主,不少本土管理咨询企业组织架构简单、分工模糊,难以涉足大型、高端业务。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我国管理咨询业机构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规范化水平迟迟难以提高。数据显示,浙江全省 1,199家管理咨询机构中具备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资格的人员共72名,高级管理咨询顾问105名,管理咨询师184名,平均一个管理咨询机构仅有0.3个具有职业资格的管理咨询人员。而在美国,仅兰德公司拥有的具备准入资格的各领域专家就占全体员工数量的80%以上;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专业人才占员工总数比重超过70%。可以说,我国管理咨询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滞后,直接导致了本土企业在机构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严重影响了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

 

3.3 规范程度低

创新手段、工具不足,咨询机构数据规范化程度不高、行业核心竞争力薄弱。我国管理咨询企业在咨询数据、方法、工具方面仍然落后于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一方面,缺乏有效的原始数据来源,对全业务流程缺少规范化的计算及过程控制,对众多的业务处理及管理数据系统缺乏标准化的设计,导致二次生成的数据来源占比较大,直接影响了咨询分析数据的质量。另一方面,在业务操作模式上,仍停留在模仿国外巨头的阶段,创新能力偏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国外咨询公司在成立伊始,就注重基础数据建设及方法、工具创新,并形成了影响整个行业的理论或操作标准。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致力于成为咨询行业具有代表性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创立者,发展了虽然简单却在实践中非常有效的咨询分析工具,如著名的经验曲线、波士顿矩阵等,这些分析工具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声誉,还深刻影响着全球管理咨询行业的发展走向。

综上,我国管理咨询机构的规模明显落后于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多数本土管理咨询机构缺乏核心竞争力,管理咨询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本土管理咨询机构品牌效应弱,管理咨询市场不够规范。这些问题导致本土管理咨询机构难以涉足高端、大额咨询业务,既不利于管理咨询机构自身资源的积累、壮大,也难以树立管理咨询的品牌形象。而管理咨询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将大大改变这一状况。管理咨询行业迫切需要建立标准化体系来引导、规范和提升行业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迫切需要管理咨询标准化支撑。因此,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是管理咨询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

 

4 针对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的标准化对策

 

2011年11月,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欧洲标准EN 16114:2011《管理咨询服务》,该标准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咨询业,对于规范欧洲管理咨询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欧洲管理咨询产业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欧洲管理咨询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想在EN 16114标准基础上,制定适用于世界范围的管理咨询国际标准。2013年5月3日,ISO/PC 280管理咨询项目委员会成立,意大利标准化协会(UNI)承担秘书处工作;ISO/PC 280P成员包括意大利、英国、中国等17个国家;O成员包括美国、日本等20个国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从2014年,在ISO 20700《管理咨询服务指南》的WD阶段就参与了相关工作。目前该国际标准已经发布。

借鉴国外技术成果以及在参与制定《管理咨询服务指南》国际标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借助全国管理咨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平台,管理咨询行业的标准化工作首先要进行顶层设计,即对这一领域的标准体系开展研究,做好宏观与微观的统筹规划。建立管理咨询相关国家标准体系,是促进行业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可以在“管理咨询基础”“管理咨询机构”“管理咨询从业人员”“管理咨询评价”“管理咨询专业”“管理咨询信息”等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规范管理咨询全过程,从而引导我国管理咨询行业朝着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提升我国整个管理咨询行业的水平和效益。

其中,“管理咨询基础”领域可以开展管理咨询领域基础性、通用性的标准化工作,通过制定术语、分类与符号等标准,来从基础层面规范管理咨询的过程;“管理咨询机构”领域通过开展管理咨询机构的资质及合规的标准化工作,可以促进整个管理咨询企业的规范化运营;“管理咨询从业人员”领域通过开展管理咨询从业人员能力、培训及绩效考核的标准化工作,可有效提升管理咨询从业者的理论及实践水平;“管理咨询评价”领域通过开展管理咨询质量评价、管理咨询机构评价及管理咨询从业人员评价的标准化工作,可实现对管理咨询过程、管理咨询企业能力以及管理咨询从业者水平进行规范化的评估;“管理咨询专业”领域可以在管理咨询不同专业开展标准化工作,如战略管理咨询、营销管理咨询、财务管理咨询、标准化管理咨询、合格评定管理咨询、政府机构与事业单位管理咨询、社会组织管理咨询等,可以深入挖掘典型专业的不同特点, 从标准化的角度,对管理咨询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咨询信息”领域,开展管理咨询信息的采集、交换, 管理咨询信息系统及管理咨询基础的标准化工作,促进业务处理及管理数据系统的标准化设计,提升咨询分析数据的质量。

 

5 结语

 

通过管理咨询标准体系的构建、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对管理咨询的全方位进行规范,包括解决管理咨询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际问题。管理咨询过程方面,可以实现管理咨询事前、事中、事后过程的秩序化与效率最优;管理咨询机构方面,可有效健全机构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增强行业发展动能与活力;管理咨询从业人员方面,通过开展评价、培训及业绩考核的标准化工作,进而提升从业人员整体水平;管理咨询质量方面,在基本构成要素或环节方面设立相关标准,可保证行业整体服务供给的质量。此外,开展管理咨询的标准化工作将对促进我们在该领域的国内外合作、中国标准走出去、争夺国际标准话语权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吴林峰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吴林峰,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理论与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标准化理论与战略、政策研究。

 

基金项目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受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基金项目“管理咨询标准体系与技术路线图研究”(项目编号:572016Y-4675-2016)与“中美标准化体制比较研究—基于团体标准与企业标准的视角”(项目编号:572016Y-4676-2016)资助。

参考文献

 

[1] 金怡伶. 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现状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5):95.

[2] 刘祎,赵崧. 我国管理咨询行业发展形势研判[J]. 经济视野,2015,(8):274.

[3] 丁栋虹. 管理咨询[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