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六字方针"驰援小微企业 重申监管标准不放松

银保监会"六字方针"驰援小微企业 重申监管标准不放松


作者:中国标准化
发布时间:2020-02-26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2月25日,银保监会就银行保险业支持复工复产问题召开媒体通气会,就目前疫情影响下,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变化、银行不良率是否存在上升压力、房地产金融政策、P2P专项整治方向等问题作出回应。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在会上指出,针对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变化,银保监会将贯彻“稳、续、增、降、简、容”方针,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在会上表示,为应对疫情影响,目前采取了一些阶段性临时性的政策措施,比如鼓励银行对企业阶段性地延期还款付息等,但这些政策只是针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提出的阶段性政策措施,旨在帮助有特殊困难的企业走出困境,并没有放松监管标准。

驰援小微“稳、续、增、降、简、容”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指出,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正发生一些变化,体现为纾困、救急性贷款需求增多;小微企业复产复工后,新增信贷需求旺盛,补偿性需求可能会在3、4月体现;一些企业短期内的偿还贷款能力下降,还款压力增加,贷款需要展期、延期,增加了不良贷款的潜在风险。

针对这些变化,不少政策正在落地,李均锋将之归纳为六个字:“稳、续、增、降、简、容”。

稳,即利用稳金融、稳小微企业信贷来达到稳就业、稳预期的目的;续,即对受影响企业的贷款进行合理延期和续贷;增,即对小微企业增加的补偿性信贷需求给予积极支持;降,即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简,即按照特事特办,简化首贷、续贷、展期的手续和流程;容,即提高不良容忍度,增强灵活性,对监管政策进行预调微调。

李均锋透露,银保监会正在和央行研究是否可以增加支小再贷款以及小微企业金融专项债额度。同时,银保监会对地方设立的针对小微企业的转贷基金等举措都是支持的。

2月25日,国常会确定,增加再贷款再贴现5000亿元,用于中小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6月底前,对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符合条件的允许等额申请再贷款。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小微信贷力度,努力使利率比上年明显下降。国有大银行上半年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力争不低于30%。政策性银行增加3500亿元专项信贷,以优惠利率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发放。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金融政策的重点是支持中小微企业,降低其融资成本。国常会推出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政策非常及时和必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助于中小微企业更好地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提升不良容忍度是阶段性措施

银保监会此前明确,因疫情影响出现贷款逾期的,在一定延缓期限内还款不计入不良贷款、不影响小微企业信用记录。同时,允许银行进一步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这也是监管政策提高容忍度、增强灵活性的具体表现。

提升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是否会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承压?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表示,银保监会当前确实采取了阶段性政策措施。比如,鼓励银行对企业阶段性地延期还本付息。但这一政策是有条件的:一是企业确实受疫情影响,遇到特殊困难;二是企业提出申请,银行与企业双方协商确定;三是有期限和条件。

他表示,当疫情过去、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恢复后,如果企业不能还本付息,该计入不良贷款的还是应计入不良贷款,银保监会没有放宽监管标准,只是通过阶段性的政策措施,帮助遇到困难的企业走出困境。

肖远企认为,不良贷款可能在短期内小幅上升,但影响是短期的。绝大部分暂时不能还款的企业是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暂时遇到经营困难。另一方面,即使不良贷款有所上升,银行也有足够的风险抵御能力。肖远企表示,银行系统有近6万亿元拨备,两倍于当前3万亿元的不良贷款余额,银行每年创造利润超过2万亿元,银行资本充足率达14.64%。银保监会预计,不良的影响有限。